在摩诃婆罗多时期,过去有许多像般度五子一样的战士,但是没有人试图通过摧毁内心的五种恶习来结束自己的二元性。
许多人放弃了家园和家人,成为了大师、神灵和圣人,但是没有人能够通过使自己摆脱玛雅三种特征的影响,将自己的思想投入到更高的精神境界。
有学问的人通过研习吠陀经和其他经典给世人传授知识,但他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,也无法结束自己的世俗欲望。
一个虔诚的锡克教徒,在圣人的陪伴下,侍奉主般的真古鲁,将自己的思想沉浸在神圣的话语中,实际上是主的真正学者。(457)